黑河学院学报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研究和践行

  •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三重逻辑探析

    任立;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关键在党”既包含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路径模式,又再次强调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一“关键”要素。要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行“过去时、进行时、将来时”不同时态的路径探索,准确把握这一重要论断提出的深刻意义,深入理解“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核心地位的理论与实践逻辑。精准诠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关键在党”的科学内涵,认清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开拓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途径的中国式现代化,超越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先验逻辑、发展模式与固有弊端,创造性地走出一条后进国家独立实现现代化的原创道路。

    2023年03期 v.14;No.117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1K]
  • “规律”视域下党的百年历史探析

    曹微;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发展的旗帜,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坚持规律原则,要求按规律办事。规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作为事物运动发展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遵循的基本原则。运用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必然性、稳定性、整体性、引领性等特点,分析党的发展历史背景、理论价值、党性原则、实践品格等,对认识及分析中国共产党党史、党情、党性皆具有积极意义。

    2023年03期 v.14;No.117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6K]

俄罗斯学术译介

  • 俄罗斯沿海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地理与地缘政治因素及其局限性

    П.Я.巴克拉诺夫;臧颖;

    为实现沿海区域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领域的平衡发展,需要对区域发展中的诸多地理因素包括经济地理地位、自然条件及其地理分化、自然资源潜力及其分布、地域经济结构和居民分布等综合讨论,厘清沿海区域特征。区域地缘政治地位及其组成均被视为地缘政治因素,而局限因素是指海洋极端自然过程和危险自然现象(海浪、海啸、台风等)。对可持续发展进行可控管理和完整评估需要明确划分囊括整个区域的综合地理系统。区域自然资源开发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还需要充分了解区域发展中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内涵。沿海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是战略规划,包括地域和海洋空间规划,区域资源开发和整体发展预估与监测。

    2023年03期 v.14;No.117 7-1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1K]

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

  • 俄罗斯人口发展瓶颈研究

    陈筱乐;李凌艳;

    俄罗斯二战结束后的人口数据表明,俄罗斯当前人口发展面临困境:育龄妇女生育水平低、少子老龄化严重、男性死亡率高,以及人口区域分布不平衡。为了未来有良好的人口发展态势,俄罗斯不但应多举措并行继续鼓励生育,同时保障育龄妇女劳动权益,最主要是降低育龄职业女性“生育惩罚”效应,解决人口高死亡率,尤其是俄罗斯男性高死亡率问题,以期达到优化俄罗斯人口结构、提升劳动年龄人口总量的目的,以及实现俄罗斯人口、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023年03期 v.14;No.117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4K]

哲学法学研究

  • 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重解与再审视

    刘晓烨;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孕育着深厚的战略机遇与挑战。“东升西降”的世界大势下,和平和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不仅是利用机遇谋求自己的发展,更是为了世界其他各国利用好这一机遇发展自己。疫情全球化体现机遇共享、风险共担,全球性的抗疫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将自己区分开来,防止误解误读,既要区别于“自由人联合体”,又要区分于“普世价值”。在全球抗疫视域下,再审视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从而意识到“中国特殊”在世界的当代意义,深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推进由“中国特殊”到“世界一般”。

    2023年03期 v.14;No.117 16-18+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7K]
  • 债法理论视域下经济法律行为理论体系的重构

    邵志超;

    经济法律行为是经济法主体为了防范和化解市场内部矛盾性运动产生的外溢性风险,而有意识实施的、能够产生经济法上效果的法律事实。经济法律行为理论的传统研究范式显现其薄弱方面:传统经济法律行为理论分析框架与实践相脱节;理论内容片面、单一、缺乏内部逻辑性;理论内容不全、配套体系缺乏。需要从债法理论的视域,以“债之构成”研究范式对经济法律行为理论进行逻辑重构。

    2023年03期 v.14;No.117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0K]
  • 婚姻法中婚姻无效制度探析——以涉侨婚姻案例为例

    潘晓霞;

    家庭作为社会发展中的基本单位,社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与家庭的稳定性具有直接关系,家庭的稳定性发展不仅需要道德进行参与,同时,也需要提供相关的法律制度作为基础保障。借助法律约束维护家庭婚姻的稳定性,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管理秩序与推进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婚姻法进行研究,厘清在婚姻家庭法律制度中婚姻无效的意义与相关制度,加强法院对特殊类婚姻案件涉侨婚姻案件的处理能力,达到维护婚姻家庭的稳定性与维护社会发展稳定性的目的。

    2023年03期 v.14;No.117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7K]
  • 再论不动产善意取得中的“善意”认定

    李慧慧;

    “善意”的认定应以不动产登记簿的权利事项错误为前提,采取不知情且无重大过失说的基本规则。在具体认定规则上,基于我国国情,应当要求受让人尽到查阅登记簿、实地查看不动产占有状况、了解转让人的婚姻状况、实际支付全部或部分合理价格等注意义务。在“善意”的认定时点上,通过对不动产登记行为的性质界定、单方撤回登记申请的对抗力分析,认为受让人在提出登记申请时为善意即可。

    2023年03期 v.14;No.117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2K]

思想政治研究

  •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研究

    宋松;

    高校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重要责任。在现阶段的教育大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效率普遍不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思维也不够深入。在目前高校众多的情况下,应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并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效运用到高校的实践中,是高校思政教育亟待努力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2023年03期 v.14;No.117 31-3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4K]
  •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体系的构建

    邱香;

    进一步强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执行力度,是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中国梦的重要途径。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制度化体系,可以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得以拓宽,教育维度得以扩大,以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走向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发展之路。在现代社会发展速度日渐加快的今天,进一步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化体系的建设,对于有效迎接经济全球一体化所发出的挑战,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满足大学生个体发展需求均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3年03期 v.14;No.117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9K]
  • 略论价值澄清理论对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与应用

    方彩虹;

    价值澄清理论对于正被多元价值理念困扰着的我国当代高校思政教育而言有着极为深刻的意义和极高的借鉴价值。对于思政教育者而言,价值澄清理论的借鉴与应用可以更好地凸显当代思政教育的人本主义色彩,更好地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清个人的价值之所在,树立远大的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价值澄清理论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认清社会主义本位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必然性联系,厘清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实现之间的从属关系,从而树立起更加明确的个人发展方向。

    2023年03期 v.14;No.117 37-3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6K]
  • 思政教育实效性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必然性联系

    兰学强;

    思政教育与学生个性化发展一定程度上存在对立性,这是既往思政教育的普遍性认知,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使思政教育的发展遇到了难以解决的瓶颈。个性化发展是人的发展必然性方向,个性价值的体现是人存在与发展的目标,个性化追求是任何一个社会发展的源动力。从更为长远的角度来看,思政教育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甚至可以说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就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2023年03期 v.14;No.117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4K]
  • 高校资助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刘妍;

    高校资助助力生活困难学生顺利成长成才,是高校育人推动实现教育公平、公正的重要手段。高校资助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具有导向、调节、激励、育人等思政教育功能。加强政策引导,推进精准资助,转变资助理念,突出情境优势,创新资助活动,注重文化培育,提升资助教育力度,注重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发挥资助育人实效,进而帮助、引导生活困难学生顺利走向社会。

    2023年03期 v.14;No.117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3K]

经济管理研究

  • 大数据环境下贸易企业内部审计效能的提升

    于璐瑶;

    内部审计对于提升贸易企业的管理效能,降低贸易过程中的风险起着重要作用。大数据环境给贸易企业的内部审计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在技术、管理及理念等不同层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贸易企业应从自身需求和优势出发,积极融入大数据环境,从规范相关流程、规范数据取证方式、建立内部审计共享平台、基于任务导向培养高素质审计人员等角度提升内部审计效能,从而进一步推进贸易企业运作流程合理化,规避潜在的贸易及经营风险。

    2023年03期 v.14;No.117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6K]
  •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可行性研究——以安徽省淮北市为例

    阚逸群;

    从科教资源、产业升级需求、产业条件、前期转化案例和平台区位优势等方面对淮北市创建长三角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的可行性开展分析研究,提出对策建议:重视核心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关;实施科技创业专项行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市场;促进成果转移的国际创新合作;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深化技术成果转化体系变革。

    2023年03期 v.14;No.117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1K]
  • 长三角专利资助政策量化评价研究

    徐夏静;王晓敏;李明;

    以“十三五”期间长三角三省一市33项专利资助政策为研究对象,借助PMC指数模型对8项典型专利资助政策效果进行量化评价,结果表明:8项典型政策PMC指数均值为6.71分,处于可接受级别,整体在有效指导专利事业发展并推动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具备一定优越性,各评价指标均值分化较严重,整体明显呈三梯队分布;8项政策得分排名依次为P6—P1—P4—P7—P3—P2—P5—P8,江苏>浙江>上海>安徽“依次递减”特征较显著;8项政策兼具趋同性和趋异性,在政策时效、发布机构、政策视角和政策引用评价维度趋同性较高,但在政策对象、政策功能、政策内容和资助类型方面趋异性较高。

    2023年03期 v.14;No.117 56-6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2K]
  • 基于中介效应模型风险资本投资影响上市企业代理成本的实证研究

    陈汉龙;

    基于中介效应模型,选取2016—2020年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风险资本投资、企业资本结构、企业代理成本之间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风险资本投资对企业代理成本起着抑制作用,在风险资本投资与企业代理成本之间企业资本结构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即风险资本投资部分通过调整企业资本结构,进而影响企业代理成本。

    2023年03期 v.14;No.117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0K]
  • 数字化背景下安徽宣纸的产业发展策略

    郑余;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历史上遗存下来的优质且独特的文化基因,是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世代传承的瑰宝。宣纸制作技艺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传承与发展的历史要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宣纸产业在发展的道路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将数字化手段与安徽宣纸相结合,利用数字化的优势,拓展数字技术在安徽宣纸中的应用,将宣纸文化不断传承下去,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2023年03期 v.14;No.117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6K]
  • 体育俱乐部训练体系的理论探讨与实践优化——以啦啦操俱乐部为例

    高夕;胡伟东;

    啦啦操运动致力于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科学、健康并富有趣味性的健身选择,营造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采用文献资料法、影像观摩法、实地考察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安徽大学江淮学院啦啦操俱乐部训练计划现状,通过三个学期的训练试行,对安徽大学江淮学院啦啦操俱乐部训练计划进行总结与分析,结合已出现的不足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为安徽大学江淮学院体育俱乐部课程改革与完善助力,为同样开设啦啦操俱乐部课程的高校提供参考,也为啦啦操运动的普及和进一步发展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2023年03期 v.14;No.117 68-7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0K]

社会学研究

  • 守圈和出圈:青年群体身份表征与国家认同的壁垒和通道——以B站2019跨年晚会和2020跨年晚会为例

    邓菁菁;孙亚军;陈晓玲;

    B站是一个聚集青年的网络文化社区,B站的商业出圈捆绑青年表征群体身份的出圈,让B站从小众走向大众,让官方话语之外的青年形象也更加立体。青年群体身份表征和国家认同存在一定壁垒,但二者之间也有建构的空间可能性。官方对青年的认可为国家认同建构提供了现实土壤,青年内隐式的国家认同是构建的动力,而媒介融合搭建了构建骨架。

    2023年03期 v.14;No.117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8K]
  • 长三角社科普及共同体建设思路及对策

    王春华;俞百元;陈明明;

    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是党中央立足全国发展大局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长三角地理上位置相邻,经济上互相依存,交通上互联互通,文化上高度融合,具有建设社科普及共同体良好的基础条件。社科普及共同体涉及整个区域多方面的趋同现象,特别是以文化习俗为重,区域一体化发展背景下长三角社科普及共同体具备现实基础,应运用迅速发展的信息化构建超大区域发展群。

    2023年03期 v.14;No.117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9K]
  • “伴随式”语言消费的个体差异性研究

    傅静玲;韩扬;

    作为与人民社会生活以及语言使用者紧密相关的语言现象,语言消费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窗口服务行业为供给主体的“伴随式”语言消费在消费需求上存在着个体差异,即不同年龄层次、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和地域对于消费者的“伴随式”语言消费意识和消费意愿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伴随式”语言消费过程中,需要语言服务的提供者、消费者和相关的管理部门共同努力,推动语言消费的有序进行,从而推动语言经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2023年03期 v.14;No.117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9K]

高等教育研究

  • 视觉学习范式构建研究

    谢冰心;

    我国教育界研究“范式”,主要从“教、学”活动本身的角度。选择“思维”的角度,讨论在语言思维之外,另有视觉思维存在,思维方式对学习成效具有根本性意义,视觉思维的价值决定学习的价值,一种基于视觉思维的学习范式——视觉学习,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习的效率,建立基于视觉学习的模型、意义、实现条件、训练策略、实践与效果评估基础上的学习范式。

    2023年03期 v.14;No.117 84-87+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3K]
  • 师范生核心自我评价对学业情绪的影响:专业承诺的中介作用

    张晓丹;张顺尧;姚本先;

    学业情绪对师范生的学业成绩有重要影响作用,积极的学业情绪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享受学习带来的成就感以及自豪感。本研究目的:探讨师范生核心自我评价以及专业承诺是否对学业情绪有影响作用。结果:师范生学业情绪情况状况良好。师范生积极学业情绪和消极学业情绪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积极高唤醒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其中女生的积极高唤醒显著高于男生。师范生积极的学业情绪和消极的学业情绪不存在显著的类别差异,在积极高唤醒维度上存在显著的类别差异,其中非免费师范生的积极高唤醒显著高于免费师范生。师范生的核心自我评价对积极学业情绪起到正向影响,专业承诺在核心自我评价对积极学业情绪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师范生的核心自我评价对消极学业情绪起到负向影响,专业承诺在核心自我评价对消极学业情绪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结论:师范生核心自我评价对积极学业情绪的正向影响是通过专业承诺来实现的,师范生核心自我评价对消极学业情绪的负向影响也是通过专业承诺来实现的。

    2023年03期 v.14;No.117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1K]
  • 疫情背景下高校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思考

    林繁会;

    借助新冠疫情,将突发公共卫生知识融入高校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在讲授正常健康知识基础上,增加如“SARS”“新冠”等重大疫情知识。多途径、多形式、多角度地对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发挥健康教育课程在推进素质教育、培育和践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

    2023年03期 v.14;No.117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1K]
  • OBE理念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建设路径研究

    黄钦;徐柳凡;关鹏;

    针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建设存在的问题,构建OBE理念下“教学发展服务、教学研究服务、教学支撑服务”三位一体的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服务体系,提出完善组织架构、提升信息化水平、营造卓越教学文化和打造有校本特色的教发中心等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建设实施策略。

    2023年03期 v.14;No.117 95-97+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0K]

教育教学研究

  • 基于产业链的地方应用型高校《综合英语》素能协同创新研究

    林芸;李晓琴;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国家教学战略对地方普通高校人才培养定位的要求。依托重庆对外经贸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针对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存在的问题,探索直面跨境商贸产业的课程素能协同改革创新实践,内容包括面向跨境商贸产业重塑素能并重的《综合英语》课程目标、重构课程内容、重组课程素材、重创教学模式、重建课程评价等。研究为应用型高校传统英语专业核心课程改革创新了思路,提供了方法借鉴。

    2023年03期 v.14;No.117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2K]
  • 生态语言学视域下课堂教师话语介入系统分析

    冀新艳;

    介入系统是人际话语意义系统的研究内容之一。采用”三声型”介入系统框架,以”可持续发展观”为生态哲学指导思想,从生态语言学视角出发,对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师话语中介入系统的来源、特点、生态取向和功能进行剖析,研究发现:课堂教师话语介入系统的基础是教师的情感态度和认知,是一种干预课堂语言生态环境的手段,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和价值引领以及课堂语言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3年03期 v.14;No.117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3K]
  • 互动论视角下《综合英语》听力教学研究

    王晓红;

    高校英语专业主干课程《综合英语》课程的目的多传授英语基础知识,注重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英语基本技能和综合技能的训练,疏于听力教学的研究。三本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听力薄弱,应用互动论,从听前、听中、听后三个阶段分析《综合英语》中听力教学存在的问题,梳理教师在《综合英语》听力教学中应当遵循的教学原则和采用的互动式教学策略。

    2023年03期 v.14;No.117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8K]
  • 双创导向下酒店管理专业多元协同育人驱动路径探索——以阳光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

    徐丹;

    深化以产教融合为核心的“政产学研用”多元协同育人,是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改革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优化酒店业人才供给侧的有益探索。以阳光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在分析酒店管理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准确把握以产教融合为核心的多元协同在双创人才培养中的核心要义,采用质性研究对多元协同驱动进行解析,从培养理念、培养模式、培养体系等方面提出多元协同育人驱动路径。

    2023年03期 v.14;No.117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6K]
  • 基础俄语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供给研究

    刘娟;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基础俄语适合进行内涵式、阶段性、递进式的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政内涵、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家国情怀的“德育”教育与基础俄语课程的词汇记忆、语法理解、言语应用、专业素养的“智育”需求相结合来设计思政教学内容,实现德融教学。进一步明确基础俄语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供给路径,力求课程思政内容与教学内容有机衔接,实现“德育”和“智育”相统一。

    2023年03期 v.14;No.117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7K]
  • 校企深度融合的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孙兴威;杨得成;宁亚楠;

    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需要更多专业的人工智能人才队伍的支撑,高校作为人工智能人才输出的重要阵地,承担着培养人工智能人才的重要使命。立足国家人才强国新战略,以人工智能人才的社会需求为目标,建立新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培养目标、师资队伍、课程设置等形成创新。

    2023年03期 v.14;No.117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7K]
  • “四维”维度构建“事、课、学、思、用”思政课程一体化体系

    林学斌;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重要通识课,通过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思想观、价值观,思政课程是塑造学生思想品德的关键“纽扣”。在当前的高校思政课程建设中,要精准把握时代定位与构建价值,以问题导向、逻辑导向、典型导向、行为导向“四维”维度,打造“事、课、学、思、用”五位一体的思政课程,推进思政课的改革创新,丰富思政课一体化体系建设的内容和实效,深挖思政课程育人元素,切实改进思政课程教学,全力推向高校思政课育人新格局,协同思政课程一体化体系建设,有效培养学生主流意识形态。

    2023年03期 v.14;No.117 117-119+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8K]

语言文学研究

  • “色彩”异考

    陈乃惠;

    色彩之根,源于光,系于人。色彩虽然静谧无声,却因光的自然因素而存在,因人的生命诞生而生发,因人的精神活力而滋养,与时迁移,应物变化,永远与自然共生、人类共存。由此,色彩如同空气一样,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人人皆知。

    2023年03期 v.14;No.117 120-122+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3K]
  • 语义构建中的认知识解因素——以die of X和die from X为个案

    戴志军;

    语义构建离不开认知识解因素。die of和die from可以与同样的表达式搭配,即die of X和die from X。就规约意义而言,die of X通常表达客观的、直接的原因,而die from X通常表达客观的、间接的原因。但在die of X和die from X语义构建过程中,通过认知识解,客观的、直接的原因会被识解为主观的、间接原因,客观的、间接的原因会被构建为主观的、直接的原因。

    2023年03期 v.14;No.117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3K]
  • 站话林甸方言后缀研究

    张明辉;陈阳阳;

    林甸方言属于东北官话区黑松片的站话小片,迄今为止,没有专门研究林甸方言后缀的论文。林甸方言后缀的数量和用法都十分丰富,运用描写和对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林甸方言后缀与辽宁方言后缀进行比较,分析林甸方言词缀与辽宁方言后缀的异同,力求全面地描写林甸方言后缀,从单功能后缀、多功能后缀与辽宁方言后缀对比的异同三方面进行描写分析。

    2023年03期 v.14;No.117 126-129+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9K]
  • 中医模糊语与英译思考

    郑岚;

    模糊性色彩是中医语言的重要特色,中医英译过程必须尤为关注这一语言表述特点。主要从中医模糊语言功能与翻译思考研究等方面进行阐述说明,从术语模糊性、语义模糊性、修辞模糊性等方面,运用翻译理论及相应方法,解决中医模糊语翻译的问题。

    2023年03期 v.14;No.117 130-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1K]
  • 高建群小说中的边地叙事研究

    刘莎;

    高建群的小说大多描写的是西域风光,“边地”不仅仅是文本中故事发生的背景,更多的时候是通过对边民、边景的书写,反思转型期主流文化。因此,对高建群而言,边地叙事不仅是一种创作方法,更是作家对人性和生命的诠释。

    2023年03期 v.14;No.117 13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2K]

艺术研究

  • 雕塑与建筑共生关系探究

    朱磊;

    雕塑与建筑虽然都有各自独立的发展历史和完备体系,共生也是二者的艺术创作常态。雕塑与建筑的共生关系有其历史演进过程,雕塑与建筑在共生状态下,其相互关系可以分为雕塑引导建筑,雕塑与建筑保持平衡状态,以及建筑主导雕塑等三种类型。通过具体案例对三种类型关系的产生、发展、演变及具体特征进行解读,在更深层次展现雕塑与建筑的文化价值。

    2023年03期 v.14;No.117 136-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7K]
  • 数字技术对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价值及应用

    黄晓云;

    数字技术的诞生与应用让很多行业与领域革新了技术手段,弥补了传统技术的不足,也推动许多行业与领域的发展。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数字技术的应用极大地弥补了传统设计手段的不足之处,也让当代环艺设计紧追时代审美发展步伐。数字技术的融入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设计者的工作效率,可以让设计者更多地发挥艺术想象力,通过不断革新的技术手段来给予用户更好的审美体验。

    2023年03期 v.14;No.117 140-142+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8K]
  • 表演理论在钢琴歌唱性表达演奏中的契合性与应用

    张延;孙涛;

    从表演理论角度研究钢琴演奏问题在艺术研究方向具有重要价值。钢琴演奏和钢琴弹奏有着本质性的区别,但二者也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和共通性。演奏与弹奏相比,演奏给予听众的旋律和节奏的丰富性、生动性更强。歌唱性表达是器乐演奏的最高境界之一,是真正能够将音乐情感传递给听众,将音乐形象展现给听众,让听众的艺术体验达到最佳,艺术想象得以尽情释放的重要方式。表演理论不仅与钢琴演奏有着很高的契合,且对于钢琴演奏者追求歌唱性表达的至高艺术境界有着极为积极的作用。

    2023年03期 v.14;No.117 143-145+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7K]

传媒学研究

  • 学术话语权视域下全球智库网页语种研究

    徐雪英;赵柏锜;

    智库作为典型的学术研究机构,承担着重要的学术传播职责。作为研究成果集中展示的窗口,智库网站的语言选择深刻影响着智库研究成果的传播广度与深度。根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发布的《2020全球智库评价》,对全球173个智库的网页语种进行了统计分析,探究不同智库的网页语种选择情况及特点,分析不同语种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并进一步提出基于智库建设的中国学术话语权构建展望。

    2023年03期 v.14;No.117 146-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7K]
  • 格式塔心理学视角下高校的IP形象产品化设计

    陈奕静;刘众一;

    高校IP形象产品化设计是高校文化延伸的出口之一。基于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体性与完型性原则,结合高校IP形象产品化设计现状,在设计载体选择、产品造型塑造等方面,得出合理的设计落脚点。以设计实践论证设计观点的科学性,为高校IP形象产品化设计提供有效的理论总结与设计参考。

    2023年03期 v.14;No.117 150-152+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1K]

历史研究

  • 唐代的筷子与唐诗里的玉箸意象

    杨雅茜;

    唐代是玉箸意象的繁荣鼎盛时期,唐诗中的筷箸意象不仅限于表达本义,并且稳定成为以美人泪象征闺怨的象征性意象,在闺怨诗中频繁出现。对魏晋南北朝至清代所出现的玉箸意象进行语料检索,可以明晰玉箸意象的历史发展变化,从而厘清唐诗中不同题材的玉箸意象表达的意蕴。通过分析唐代诗人对玉箸意象的书写,解读其意象艺术的演化轨迹和经验成果,可挖掘玉箸意象在边塞诗、闺怨诗、咏怀诗中所发挥的不同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韵味无穷的艺术魅力。

    2023年03期 v.14;No.117 15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0K]
  • 聚散分合之间:张謇与袁世凯关系考辨

    朱晓博;

    张謇与袁世凯结识于登州庆军军营,份属师生。张謇曾举荐袁世凯,也曾负气断交。二人在甲午战争时期复交,清末立宪运动时期通力合作,建立政治同盟,促成清廷预备立宪。辛亥革命时期张謇极力拥护袁世凯攫取最高权力,并在1912—1915年的袁世凯政府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袁世凯复辟帝制,张謇断然弃袁而去,一心从事实业、教育。二人的交往合作长达36年,对清末民初的政治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2023年03期 v.14;No.117 157-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8K]
  • 《文选》李善注与唐前文学批评

    徐言斌;

    《文选》成书于一个文学自觉的时代,同时代还诞生了《文心雕龙》《诗品》等早期文学批评著作,而李善在注书过程中曾大量引用集部书目,却并没有引用同列于集部之下的《文心雕龙》《诗品》等书。通过对李善注引集部书目的梳理,结合《文心雕龙》与《诗品》在初期的流传接受情况,可以推测,首先,李注未引二书与李善的注书方式有关;其次李注所引集部书目相对较早;最后《文心雕龙》《诗品》等早期文学批评著作所阐述的文学观念已大多为时人共识。

    2023年03期 v.14;No.117 163-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7K]

文化研究

  • 天长天官画的民俗文化内涵

    衡晓红;

    民间艺术的产生离不开民俗文化这个根基,其形式和内容都是民俗文化内涵的展示,天长天官画作为地域性的艺术形式集中反映了天长地区的民风民俗。天长有着水陆交汇的地理位置,作为尧的出生地,从东晋开始,天长就盛行道教文化,这使得天长的民风民俗与道教的教义和宗教活动相互融合。道教虽然是本土宗教,但在形成过程中杂糅了佛教、巫术等信仰于一体,这使得深受道教影响的天长民风民俗的内涵极其丰富,天官画所展示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先民们祈求天官驱祸、赐福、求财、保平安的世俗心理方面,通过对天官画民俗文化内涵的分析可以了解天长人民的生存状态及世俗心理。

    2023年03期 v.14;No.117 167-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1K]
  • 文化融合与课程设置——高校体育教学的美学转变

    邱妍妍;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和美育的结合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成为教育领域新风尚。体育与美育的结合可以丰富体育教育内涵,提升毕业生综合素养,对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高校体育教育中体育美育的融合展现了体育教学美学的身体美、运动美、人文美,在课程设置上,开设隐形课程、科学设置体育美育课程内容、在教学评价体系中融入美育因素;在文化氛围上,将体育文化与“美学”相融合、“大思政”与体育文化相融合、人文美与高校体育文化相融合,构建高校体育教学的美学转变路径。

    2023年03期 v.14;No.117 170-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4K]
  • 舞蹈在“现代性”语境下的持续发展

    王蕊;

    在现代性语境下,舞蹈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艺术价值。在“现代性”语境下,探讨舞蹈的“现代性”与当代舞蹈的创作方法有机结合,充分体现其创作价值,使人们在对舞蹈“现代性”进行研究的同时,也能对今后的舞蹈在“现代性”背景下不断发展进行思考。在现代舞蹈创作过程中要立足现状,不断反思当代舞蹈的发展趋势,在新的发展道路上借鉴前人的成功经验,积极开展舞蹈创新工作,充分展现其现代化的特点,使舞蹈“现代性”得到持续发展。

    2023年03期 v.14;No.117 174-176+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8K]

自然科学研究

  • 基于云计算的医疗数据处理与分析——以新冠肺炎为例

    王诗莹;于亮;李伦彬;

    针对医疗热点问题,以新冠肺炎为例,详细刻画了数据从爬取到处理,再到分析的整个过程。首先,基于大数据思想,利用Python技术爬取数据;其次,提出将数据保存至云平台,实现低成本的数据保存和处理;最后,进行相关模型的数据分析,并进行可视化展示,通过实例分析对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进行验证。

    2023年03期 v.14;No.117 177-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0K]
  • 空调通风系统设计创新——以龙岩某医院应急发热门诊为例

    郑丽娟;庄丹阳;

    应急发热门诊空调通风系统在医院卫生清洁系统中作用重大,其组成部分包括系统形式、空气处理和气流组织,基于空气压力平衡原理对通风量计算,以确保每个功能房、区域压差等技术参数满足使用要求和技术标准,可为同类项目提供参考。

    2023年03期 v.14;No.117 182-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3K]
  • 基于暗通道先验的全局去雾算法

    周昊;赵静波;宣美艳;单靖杰;

    针对雾天采集到的图像存在清晰度低、对比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暗通道先验的全局去雾算法。该算法首先获取图像RGB整体均值与各个通道之间的均值关系,以及RGB通道中每个像素点与其相对应通道光照均值之间的关系,结合大气散射模型进行恢复。实验表明,该算法进行在去雾效果上提升了图像的对比度和清晰度,并提高了图像的细节信息。

    2023年03期 v.14;No.117 186-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6K]

  • 黑河学院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国立文化艺术学院举行深化合作线上签约仪式

    <正>2022年12月12日,黑河学院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国立文化艺术学院深化合作线上签约仪式在明德楼三楼会议室举行。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国立文化艺术学院校长斯科里诺夫·谢尔盖·涅斯捷罗维奇,第一副校长菲德索夫·亚历山大·维亚车斯拉洛维奇,教学、科研和外事副校长萨维洛娃·叶甫盖尼·瓦列里耶夫娜,国际教育系副主任和艺术学、器乐和声乐教研室主任;黑河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杨敬民,党委委员、副院长许海深、谢慧及教务处、国际交流合作处、音乐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负责人参加签约仪式。

    2023年03期 v.14;No.117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0K]
  • 征稿启事

    <正>《黑河学院学报》创刊于2010年,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黑龙江省教育厅主管、黑河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月刊),大1 6开本,每月25日出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4-9499,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23-1565/Z,公开发行。学报的办刊宗旨是充分发挥黑河学院的区位优势、专业特色和学术特长,发表教学科研学术成果,促进学科建设和办学特色发展,搭建中俄高校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平台,推动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

    2023年03期 v.14;No.117 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5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