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学院学报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研究和践行

  • 二十大共同富裕思想的政治意涵:伦理价值与执政善治

    孟磊;

    党的二十大展望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将共同富裕思想摆在更加醒目的突出位置。共同富裕政治意涵在理论中具有引领作用。无论从“应然”的价值追求或是“实然”善治需要层面审视,共同富裕思想都具有丰富的涵义:一方面,阐述了一个伟大的政治理想,是共同体的善业、社会分配的公平正义和人全面自由发展的实现前提,彰显出浓厚的伦理色彩;另一方面,凝聚强大的政治力量,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顺应民族复兴历史夙愿、消解社会主要矛盾、向世界展现制度优势,契合国家善治的执政战略。

    2023年06期 v.14;No.120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5K]
  • 中国式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三重逻辑

    张溪;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形成具有现实关照、又有理论阐发,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实思考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理论阐述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生态智慧的传承中生成。中国式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内涵丰富,可以从其前提、关键和目标展开阐释。而从实践进路来看,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人民至上”和依靠完备的法治体系则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生动实践。

    2023年06期 v.14;No.120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8K]

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

  • 俄罗斯远东青少年对华认知状况调查与分析

    谢春河;王晓梅;师清芳;

    中俄关系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际风云中受不断变化因素的影响,使俄罗斯人对中国的认识与观感处于变幻中。影响未来中俄关系的青少年的对华认知(包括远东地区)是应受到重视的。调查结果显示,远东青少年认知热情有提升,好感度增加,但了解仍缺乏,需要进一步加强文化交流。

    2023年06期 v.14;No.120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1K]
  • 帝俄晚期符拉迪沃斯托克市中等教育的发展与问题探究

    李红娟;

    在帝俄晚期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符拉迪沃斯托克市(海参崴)加快了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其中等教育的发展尤为明显,但由于地处边疆地区,远离国家政治经济中心、起步晚、缺少资金等原因,其发展程度远远落后于俄国欧洲部分,同时面临很多问题,如教学资源严重紧缺、中等教育普及范围小等,影响了该市中等教育现代化的实现。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社会经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其中等教育体系的完善,各类中学也为符拉迪沃斯托克市乃至远东地区的发展输送了大量专业与技术人才,对社会、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023年06期 v.14;No.120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7K]
  • 契尔良基诺5号墓地发现与研究

    李梦雪;

    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契尔良基诺5号墓地发掘清理了188座墓葬,是俄罗斯境内的重要发现。经历了近30年的发现与研究,学界对该墓地分期年代、墓葬分类、文化构成等基础研究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此墓地的研究仍存在缺乏统一国际性规范和学术成果互通性差等问题。国内学者对其研究存在译介成果不全面和研究分散等不足。

    2023年06期 v.14;No.120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8K]

TRIZ理论研究

  • TRIZ创新理论在自然形态平面构成中的应用

    王公明;

    平面构成创新设计可以基于TRIZ创新理论的自然形态平面构成设计方法。以自然形态为创意来源,灵活运用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使用TRIZ创新理论16种创新原理,利用其中的一种或多种,结合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实现以自然形态为主题进行平面构成设计创新。通过应用TRIZ创新理论可以快速找到平面构成设计的方法,拓展创意思路,有效提升设计效率。

    2023年06期 v.14;No.120 23-2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4K]

哲学研究

  • 语言哲学视域中翻译意义理论管窥

    孙伟;

    翻译是以语言形式转换为手段的意义传递过程,意义是翻译存在的根本。然而意义却并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被人为定义并赋予内容的。从哲学的角度而言,意义本身也有意义,需要从更为扩大化的语言学范畴以及更为深层的语言哲学维度去进行认知与揭示。从语言哲学视域来审视翻译意义理论将会更好地揭示翻译的基本规律,从而更进一步推动翻译学研究以其本身的发展。研究翻译学的意义理论,运用语言哲学探讨意义的本质,揭示翻译活动中的意义转化规律,为翻译学研究提供实践案例。

    2023年06期 v.14;No.120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4K]
  • 油画肌理的美学价值与情感价值

    王晓钦;

    肌理赋予油画以非常独特的审美趣味和形式美感,同时也赋予油画以别具一格的情感韵味。通过肌理的形式化美感,画家可以赋予画面以更加丰富的层次和视觉效果,或细腻精致、或透明真实、或轻松率性、或厚重浑然,加之现代化肌理材料本身的多元性,更加使得肌理语言在表达形式美方面呈现出多样、丰富且更具韵味的特点。然而肌理并不仅仅是用来表达形式美的,更是画家用来表达内心情感的重要途径,甚至可以说是用来主宰和激活形式美的。任何缺少情感表达的形式美既是苍白的,也是毫无美学价值的。

    2023年06期 v.14;No.120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2K]
  •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国内研究述评

    黎子琳;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作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是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至20世纪以来,国内学者围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共展开了五次大讨论,即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劳动、价值创造源泉、深化劳动价值论认识的大讨论。随着时代发展,科技在生产中地位越来越重要,国内学者产生了一些疑虑,如是否只有劳动才创造价值、哪些劳动创造价值、科技是否创造价值等。为解决当下的种种问题,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应持续深化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研究。

    2023年06期 v.14;No.120 33-35+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4K]

思想政治研究

  • 关于推动党史文化融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陈小磊;杜雨晴;

    党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充分吸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外来先进文化,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文化体系。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思想教育价值、实践指导价值是巨大的,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思想和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理论精华、理想信念和思想追求的集中表达。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修课。推动党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人,以史为鉴,继往开来。

    2023年06期 v.14;No.120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7K]
  • 短视频崛起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对策

    李潮升;王培培;

    短视频的普及成了当代人获取信息、网络社交的主要媒介载体。短视频凭借丰富的内容,以及评论自由等特点让当代社会生活变得异彩纷呈,但同时短视频所具备的制作简单、准入门槛低等特点也让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发展面临严峻考验,这其中最值得担忧的便是成长于网络时代,被誉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最主要的网络原住民的当代大学生。短视频崛起对高校思政教育产生深远影响,短视频对于高校思政教育有双刃剑作用,应运用新技术,扬长避短,开创新的思政教育途径。

    2023年06期 v.14;No.120 39-4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4K]
  • 区块链技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作用

    吴亚丽;

    网络和大数据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区块链技术逐渐普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区块链的产生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带来巨大机遇。区块链技术可以将一个事物进行区域化记录、集体维护的技术机制、新型信任机制,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理念基本符合,因此,区块链技术可以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研究方向。

    2023年06期 v.14;No.120 42-4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4K]

经济研究

  • 黑龙江省电子商务与物流协同发展研究

    邱泽国;袁瑶;尹玉琛;

    电子商务与物流协同发展是黑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协同理论,选取黑龙江省电子商务与物流的代表性指标,构建协同发展测度指标体系,实证分析黑龙江省2010—2020年电子商务与物流发展水平,探究两者协同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效应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从2010开始,黑龙江电商与物流复合系统协同从中度不协同稳步提升到轻度协同,电商与物流的协同发展促进了龙江经济增长,实现了行业结构转型升级、扩展了上下行渠道、释放了消费潜力,为黑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2023年06期 v.14;No.120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3K]
  •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以铭传乡为例

    胡倩;

    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铭传乡旅游发展现状与遇到的困境具有代表性。根据铭传乡发展中的问题,形成铭传乡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措施:加强规划与监督,促进规范化发展;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开发优质旅游产品;推进跨界融合,挖掘乡土文化;提升服务水准,完善旅游支撑体系;扩充旅游人才队伍,组建旅游项目研发团队。

    2023年06期 v.14;No.120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0K]
  •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安徽物流业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高芬;

    现代物流业是实现互联互通的基础骨架,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在双循环新发展战略格局下,安徽经济发展和物流建设是一体两翼的协作,解决安徽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建立安徽省物流业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体系,实现安徽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2023年06期 v.14;No.120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9K]

管理研究

  • 革命化社会资本及其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影响

    周小花;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孕育形成了丰富的革命化社会资本。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普遍信任、统一战线是革命化社会资本的主要构成。丰富的革命化社会资本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其引领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方向;协调各方行动、促进合作;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激励着党和人民意志坚定、顽强拼博、开拓创新,共同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而不断努力。

    2023年06期 v.14;No.120 56-58+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6K]
  •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下皖江城市居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

    李祝青;

    自2007年我国正式提出需在全国各地城市建设服务型政府后,改善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完善的城市服务,是国家及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要工作。在公共服务供给上进行全方位的创新,才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皖江为长三角地区经济相对较为发达的城市群,皖江地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需加强公共服务性、服务设施、服务意识建设,真正实现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实施。

    2023年06期 v.14;No.120 59-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3K]
  • 本科院校交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研究

    肖赟;梁子君;

    毕业设计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性实践教学环节。以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根据毕业设计质量的现状及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因素,设计选题、学生就业领域、教师属性等,强化选题科学性、夯实毕业设计基础、鼓励真题真做和加强毕业设计过程考核,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

    2023年06期 v.14;No.120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7K]
  • 转型期俄罗斯社会保护机制的构建(1991—2000)——基于制度主义视角

    沈秋欢;

    从制度主义的理论视角出发,探索20世纪90年代转型时期俄罗斯政治经济剧烈变革的社会后果及其对社会保护机制构建的影响。俄罗斯转型的初始条件酝酿于前苏联体制中,政治经济的双重转型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后果,导致旧的社会保护体制功能下降。俄政府开启重构社会保护机制的进程,解决最为突出的失业、贫困、社会不公、社会保障资金的短缺等问题,形成以多方筹资为基础的社会保护机制。新的社会保护机制的构建有其内在的制度逻辑,其不仅是政治和经济体制巨变下的被动反应,也有自身内在发展的阶段性轨迹。

    2023年06期 v.14;No.120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0K]

社会学研究

  • 人工智能时代乡村教育生态的异化与重构

    陈阳;刘银珊;廖垚;

    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冲击人们生产、生活、学习的各个领域。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视角,从微观、中观和宏观系统三个层面对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乡村教育生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乡村教育生态正面临着学生生存环境虚拟化、家庭教育认知短视化、教师信息素养空心化等异化问题。重构乡村教育生态系统,可从重塑教育理念、升级教师队伍、构建网络平台、研发校本课程等方面来进行探索。

    2023年06期 v.14;No.120 70-7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8K]
  • “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及其归因研究——以大学英语课为例

    王莉;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思维能力,提升大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弘扬中国文化教育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我国大多数学生普遍存在由于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而导致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低下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相关数据,确定教师、学生、教材等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产生的原因;通过提升教师、学生的重视度,在教材中增加相关文化内容,加强宣传力度等教学改革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以期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2023年06期 v.14;No.120 73-7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0K]

高等教育研究

  • 教育信息化在教学改革领域研究演进趋势与前沿——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陈林敏;赵凤兰;林开武;

    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三全两高一大”的任务目标,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应用,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结合中知网(CNKI)平台全部数据库在近15年间发表2 441篇文献分析发现:该领域的知识产出规模呈现稳步提升到趋于稳定的特点。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教育理论与管理、计算机软件与应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等方面。研究力量以高水平的师范类院校为主,研究主题主要包括: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信息素养、教学模式、基础教育信息化、混合式教学和科教兴国等。研究趋势呈现“多元—稳定—多元”三个转向。

    2023年06期 v.14;No.120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5K]
  •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

    叶兰;

    新时代国家高等教育要求高校应继续完善劳动教育制度,加强对学生劳动能力的培育。我国大学生的劳动教育观脱离实际,高校对劳动教育制度的构建还不完善。加强劳动教育,应从提升师生认同、优化教学活动、构建教育平台等方面入手,提高劳动教育的价值认同,进一步完善高校劳动教育的相关制度,有效提升劳动教育的效果。

    2023年06期 v.14;No.120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4K]

教育教学研究

  • 尝试教学法提升高校足球教学效果的SWOT分析

    曲新艺;尹相林;

    尝试教学法提振高校足球教学效果有赖于其自身优势(S)、劣势(W)、机遇(O)和(T)诸因素的可行性转化,在于教师遵循足球教学自身规律及学子重视足球教学成果的实际应用,尝试教学法只要及时地吸纳把握时代机遇、发扬自身优势、规避自身劣势和克服外部挑战等积极要素,不仅可以将其具有的发扬自身优势、把握时代机遇、规避自身劣势和克服外部挑战的实践运用特点易于被高校学子所接受并对其踢好足球心理产生有益影响,还能够通过足球教师业务能力不断地提升大学生在学习兴趣、合作意识、思辨能力等方面的教学效果。

    2023年06期 v.14;No.120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3K]
  • 中俄界江区域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以黑河学院工艺美术专业为例

    王玉云;

    黑河学院工艺美术专业是中俄界江区域背景下工艺美术人才培养创新的重点,专业依据区域优势开展中俄合作办学,创建“中俄联合大课堂”“中俄民间互派工作坊”“2+2”设计基础与实践教学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促进专业实践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及创业孵化,促进专业内涵建设。

    2023年06期 v.14;No.120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8K]
  • 音乐学专业学生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实践

    李畅;

    地方高师音乐学专业要以就业为导向,遵循“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能胜任中小学音乐舞蹈多元化教学实践需要的人才,其中舞蹈创编能力是中小学音乐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应使音乐和舞蹈在素质教育中共同发挥作用,为开展第二课堂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音乐学专业学生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应重新调整教学内容,以实践性为核心,建立适应社会需求的培养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舞蹈素质、创新能力和师范能力。

    2023年06期 v.14;No.120 91-93+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8K]
  • 技术赋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创新——以省级一流课程“机械设计基础”为例

    林雄萍;夏荣菲;陈美娥;

    国家对机械创新人才的培养需求,使“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探索创新实践。在坚守传统机械对于国家制造装备业的知识体系支撑中创新性地融合智能制造相关知识,通过信息技术赋能品格培养塑造、课堂教学创新、教学过程考核和实践教学创新等载体为途径,总结形成以价值引领、精准教学和创新实践相融合的教学创新研究策略。

    2023年06期 v.14;No.120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2K]
  • 法学类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讨——以行政法学课程为例

    王凌燕;

    “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是法学专业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的目标,这和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和任务高度契合,具有很强的专业优势。开展法学类课程思政建设首先要准确把握课程思政的内涵、性质和要求,深度挖掘法学类课程的思政元素,探寻法学类课程思政的路径。以行政法课程为例,法学类课程思政可以在法律制度变迁、法律价值功能、法律调整对象上挖掘思政元素,从而转变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模式,设计课程体系,深化实践课程教学改革。

    2023年06期 v.14;No.120 98-100+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7K]
  • 新工科新农科背景下农业院校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工农融合、协同创新为视角

    方梁菲;蒋锐;

    新工科、新农科建设的持续推进对农业院校机械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农业院校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应建立“工农融合、协同创新”的育人新理念,依据新工科、新农科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从专业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课程考核机制创新、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创新工农融合、协同育人的改革举措。

    2023年06期 v.14;No.120 101-103+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4K]
  • ERP环境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以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为例

    邵娇娇;章倩;马荣荣;

    基于对民办高校的《会计电算化》课程的长期教学经验,从ERP的视角分析《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ERP的广泛应用给《会计电算化》教学带来的新成效,构建以职业需求为导向,ERP条件下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改革,根据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现状,突出ERP环境下《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具体的改革措施主要以实训实践为核心,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地方性应用型人才。

    2023年06期 v.14;No.120 104-106+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8K]
  • 混合教学模式在动画类课程中的设计与实践——以《二维动画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例

    叶蔓;

    混合教学模式已成为目前信息化教学的主流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与线上教学相结合,合理选择在线网络教学平台,结合动画类课程资源建设,设计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动画类课程教学混合教学模式具备课程特点优势,混合式教学设计模式将线上、线下,文字、图像、语音等综合纳入一个平台中,并重建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与评价标准。这种混合教学模式通过数据化的学情分析,较好地体现出学生主体的创造性、主动性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性。

    2023年06期 v.14;No.120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8K]
  • 课程思政视域下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以《语言导论》为例

    王晶;

    教育领域在新时代背景下,各门课程尤其是外语教学阵地中引入“思政元素”是目前教育界改革的重要内容,以《语言学导论》课程为例,高校英语专业课程实现“课程思政”应秉持高素质、内涵化培养人格完善的专门人才为目标。设计时以课程思政的目标和方法为经线,内容、教学和评价三个步骤为纬线编织课程思政体系,重建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的形式、内容、方法。

    2023年06期 v.14;No.120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8K]

语言研究

  • 数字人文视角下翻译研究

    赵光莹;

    基于数字人文视角,由数字人文研究和实证翻译研究的充分结合形成了翻译研究,其实质也属于一种跨学科研究,同时涵盖了数字人文研究和实证翻译研究的特点,又涉及到翻译文本研究、翻译史研究、翻译者研究,以及翻译教学研究等诸多领域。从数字人文视角开展翻译研究,不单单局限于常规的方法论,而逐渐成为一种研究范式。基于数字人文视角的翻译研究,可以有效推动翻译研究方法的改革创新,有助于拓展当前翻译研究范围并朝着更深层次发展。

    2023年06期 v.14;No.120 114-116+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3K]
  • 原型理论视域下俄语空间前置词“В”的认知分析

    贾丽雪;

    一词多义现象在语言中司空见惯,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多义”词的义项延伸是人们主观认知和客观存在相互作用的结果,原型范畴理论的建立使该种现象的解释更具说服力。俄语前置词“в”的意义较为丰富和复杂,许多学者对此的认知还处于囫囵吞枣的状态,为使其得到更深入的理解和认知,基于原型范畴理论,将俄语空间前置词“в”的原型范畴切分为原型意义和边缘意义,借助意象图式确定前置词“в”的原型意义,运用隐喻机制深入分析其边缘意义的衍生过程,加深俄语空间前置词在不同语境中的理解和运用。

    2023年06期 v.14;No.120 117-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7K]

文学研究

  • 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的反讽艺术

    汪丽萍;

    《傲慢与偏见》整部小说中贯穿反讽艺术,将人物的刻画、情节的发展、小说的主题,以及小说的结构都深入浅出地刻画出来,这也是这部著作能获得巨大成功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傲慢与偏见》小说中所暗含的反讽艺术进行研究,以期对整部小说所蕴含的意义有更深入的了解。

    2023年06期 v.14;No.120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1K]
  • 底层世界的人性审视与人文关怀——刘醒龙小说创作分析

    周云香;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进步,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无数农民选择了背井离乡前往城市,希望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无数高楼大厦是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工用汗水建造的,作为一名长期描写底层世界百姓生活的学者,刘醒龙始终站在普通百姓的立场,以自身的生命历程为基础,充满温暖地关注着底层人民的生活,通过一部部小说来描绘他们的生活,表现出底层世界的人性审视与人文关怀。

    2023年06期 v.14;No.120 126-127+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8K]
  • 道德越界者的训诫——《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俄狄浦斯之鉴

    俞佳雯;

    近半个世纪以来,不少学者试图从各类神话原型中解码《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道德意蕴,认为小说揭示了道德堕落的现象,但未能发现小说训诫道德越界行为的主题。事实上,小说化用了俄狄浦斯原型,在原型与主人公道林·格雷的差异中传达了对道德越界者的训诫之意。道林使用了比俄狄浦斯更激烈的方式反叛道德,因而受到了更为严厉的惩罚。小说道德训诫的最终目标是倡导时代遽变中的道德坚守。

    2023年06期 v.14;No.120 128-131+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4K]

艺术研究

  • 触键技巧对钢琴音色的影响及与演奏者表现力展现的关联性

    林葳蕤;

    钢琴演奏作为一种将技巧技能和情感宣泄有机结合的艺术表演模式,个体表现力属于钢琴演奏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同时触键技巧和音色效果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科学合理控制触键技巧能够明显地调整与优化音色效果,强化与丰富演奏者的个人表现力,提升钢琴演奏效果,促使钢琴演奏所具备的艺术性、审美性等特征进一步凸显。在钢琴演奏中需要重视触键技巧,有意识地对触键技巧加以分析,保障通过技巧的使用促进音色效果的提升,提升钢琴演奏的艺术性,在演奏过程中实现对曲目情感、思想的有效传达,确保钢琴演奏者能获得受众群体的高度认可。

    2023年06期 v.14;No.120 132-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4K]
  • 精神生态视角下环境艺术设计的策略

    何旭峰;

    当代环境艺术设计已然呈现出精神生态失衡的现象,在现代高新科技的支持下,设计师愈发向往新颖与独特,却忽略了环境艺术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内容——精神抚慰与治愈。从精神生态视角审视当代环境艺术设计既有助于纠正当代人在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生态等方面的失衡现象,同时也有助于让设计师重新明确环境艺术设计之于人们精神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厘清环境艺术设计各方面与人的精神生态平衡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让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文关怀色彩得到更好的彰显。

    2023年06期 v.14;No.120 136-138+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4K]

历史研究

  • 南洋华人的日俄战争印象——清代《槟城新报》与新加坡《叻报》的舆论传播

    王琛发;

    自1903年日俄战争前夕,一直延续至1905年战争结束,马来西亚华文报刊是以文字传播,把朝廷大事、太后、官员形象,构成民众生活接触的话题印象;其中各种新闻和评论,竟然包括官员“密议”“密电”,还有各种匿名官方消息,甚至事先宣布主战官员军事和外交动向;间中,也会报道张之洞等诸位经常联系南洋的朝廷大员,乃至慈禧太后本人,从建议联日抗俄到“局部中立”,面临各种抉择的理由和心情。由此而言,清末南洋华文报,作为清政府和商绅文人相互沟通民间的舆论媒介,既要满足民族情怀急切知情需要,也在持续调整维护大众信赖朝廷的共识。

    2023年06期 v.14;No.120 139-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6K]
  • 鄂伦春自治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与经验

    刘晓春;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共产党面对新时代民族工作新局面所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旗,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基础非常深厚,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文旅融合、乡村振兴、创新工作举措等方面成绩突出,经验丰富。提炼自治旗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经验,有助于研究、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有助于发展、创新现有民族理论,为更好地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学理性经验启示。

    2023年06期 v.14;No.120 14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7K]
  • 裴松之《三国志注》词语例释

    吕玲娣;

    裴松之《三国志注》及其所引用的六朝文献是研究中古汉语的珍贵语料,具有较高的语言学研究价值。其中有些词语的涵义或辞书未收,或辞书已收,但义项有所缺漏,给阅读裴松之《三国志注》造成了一定的理解困难,对这些词语进行训释实属必要。考察发现,这些词语的结构类型基本是联合式,“褊厄”“废杀”等多是同义连文构成的联合式词语,“烦疼”“美厚”是形容词连用构成的联合式词语。

    2023年06期 v.14;No.120 148-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5K]
  • 陈独秀的现代思想对潘玉良生命历程的影响

    李京;

    潘玉良作为民国时代女性艺术家的典型个案,终其一生寻求个人价值与自我实现的人生理念与陈独秀所倡导的现代思想密切相关。从自我意识的觉醒、人生轨迹的开启和绘画风格的演变三方面探讨陈独秀的现代思想对潘玉良生命历程的影响。

    2023年06期 v.14;No.120 153-155+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9K]
  • 二战后日本妇女保护事业的新发展——以日本妇女团体推动冲绳《卖春防止法》的实施为例

    叶宇晨;

    二战后,冲绳在美军的托管之下,由于美军只重视接收冲绳的土地建造军事基地,美军未采取相应积极的措施促使冲绳经济恢复。在这种情况下,卖春成为冲绳女性为数不多的生存手段之一。之后因预借金的出现,冲绳妇女未能摆脱贫困,反而深受暴力团伙的威胁。尽管琉球政府于1970年已颁布《卖春防止法》,但并没有得到具体实施。日本妇女团体深知冲绳从事卖春行业妇女的艰难处境,便借由冲绳回归日本之际,正式向政府提出在冲绳全面实行《卖春防止法》的请求。此项请求不仅促进了1972年《卖春防止法》在冲绳得到具体实施,也推动了冲绳妇女保护事业的发展。

    2023年06期 v.14;No.120 156-159+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3K]

文化研究

  • 文化认同视域下安徽民歌传承与保护

    苏丽丽;

    民歌是安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很高的文化价值。现代化的发展使民歌传承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提高民歌文化价值认同,改善民歌传承环境,增进民族文化认同感,都是保护民歌的重要措施。文化认同是传承与保护安徽民歌的根本方法,加强传承载体培养,政府与民间充分协作,实现地方文化的传承。

    2023年06期 v.14;No.120 160-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3K]
  • 中国传统节日体系的起源与流变

    王佳;鲁京京;

    中国传统节日作为历年的循环基础,在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特定习俗活动的时日,是由特殊名称、时间、空间、活动、内涵等诸多要素共同构成的文化空间。中国传统节日都有自己特定的过法,一般都有专门的饮食、服饰、信俗活动、娱乐活动、社会交往活动等,这些物品与活动的存在,使中国传统节日成为时间的驿站、生活的华章,具有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种功能,也是天下太平的象征。

    2023年06期 v.14;No.120 164-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9K]
  • 区域优秀传统文化与大思政教育的契合及当代转化

    武宇红;

    区域优秀传统文化与大思政教育在育人理念、内容体系及价值体系上契合性高,区域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思政教育有其政治、社会、思想价值和文化育人功能。在大思政教育格局下,探索一条促进区域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当代转化的路径,将学生培养成为传承区域优秀传统文化和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的既有个性又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多主体参与到创造大思政教育环境的行动中。

    2023年06期 v.14;No.120 167-169+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5K]
  • 徽州文化元素在服务业中的运用——以徽茶包装设计为例

    胡亚文;

    古徽州的人杰地灵和山川秀美孕育了独具一格的徽州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商业服务中有独特的意味。作为我国主要的茶叶产地之一,徽州茶叶及茶文化享誉国内。现代徽茶包装设计融入徽州文化元素让徽茶及徽茶文化变得更加厚重,同时,也可为设计者的设计工作注入更多灵感,更为关键的是徽州文化元素的融入可凭借徽州茶叶的认可度而推广徽州文化,助力安徽省旅游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冗,同时,也助力徽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023年06期 v.14;No.120 170-172+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2K]
  • 学术期刊编辑素养漫谈

    刘艳萍;

    一流的学术期刊品牌,要有一流的期刊内容来支撑,也要有一流的编辑队伍。高素质的期刊编辑是期刊质量的重要保证,期刊编辑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努力从政治理论、编辑理论、文化知识等方面提升自身素养,做一个现代版的“复合型编辑”。就目前现状看,全面提高期刊编辑素养任重道远、迫在眉睫。

    2023年06期 v.14;No.120 173-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6K]
  • 中国古代文学中《史记》历史意识嬗变轨迹探究

    程莉萍;

    全面分析先秦两汉历史散文的嬗变轨迹后发现,经学、哲学、史学和文学四要素在其中此消彼长,不同时期表现出不一样的特点。先秦历史叙事态度的变化,表现在其经学性和史学性特点比较突出,《史记》的文学素养、史学意识、哲学精神和经学意义具有较强的自觉化、核心化和边缘化特征,也预示着一个旧的时代已经过去,同时也代表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2023年06期 v.14;No.120 176-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0K]

自然科学研究

  • 由多酸前驱体制备的钼基复合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历亳;刘立红;孙晶;

    多金属氧酸盐作为一类优秀的无机—有机建筑单元,因其具有丰富的结构组成、无与伦比的理化性能可广泛应用于药学、磁学、光电等领域。钼氧簇多酸盐作为多金属氧酸盐的一类重要的分支,由于具有丰富的钼源、碳源,近年来常被用作前驱体,可通过一步煅烧法制备出多样的钼基复合纳米材料,为以金属—有机框架(MOFs)为前驱体制备其他多级结构纳米金属化合物提供理论基础,特别是广泛应用于医学检测领域意义重大。

    2023年06期 v.14;No.120 179-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5K]
  • 一类变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组的解法

    赵舵舵;韩欣欣;肖一凡;

    常系数微分方程可以很容易地用许多方法来处理,但那些变系数的微分方程则更具挑战性。高阶变系数齐次微分方程没有固定的求解方法,根据变系数矩阵的不同结构类型,利用线性变换法和常数变易法求得一类变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组x'=A(t)x,的解,其中A(t)为n×n阶函数矩阵,且得出一类高阶变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组的解的一般结构。

    2023年06期 v.14;No.120 182-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9K]
  • 直梁内力图绘制方法研究

    赵丽霞;

    发生弯曲变形的梁横截面上内力的分析是研究其承载能力的基础,通过对各教材中剪力图和弯矩图绘制方法的对比分析,得出只需确定控制点内力值就可绘制内力图的控制点法,并使用计算准则结合剪力图面积计算控制点内力值,该方法不仅快速,而且准确率高。

    2023年06期 v.14;No.120 186-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7K]

  • “第十三届中俄合作历史与前景学术研讨会”在黑河学院召开

    <正>2023年5月26—27日,由黑河学院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国立师范大学共同主办,黑河学院外国语学院、远东研究院、黑龙江省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俄罗斯学研究分会、黑龙江省中俄历史与文化学术交流基地共同承办,俄罗斯亚太地区民间外交研究院、戈尔恰科夫公共外交基金会协办的“第十三届中俄合作历史与前景学术研讨会”在黑河学院召开。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国立师范大学,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远东民族历史、

    2023年06期 v.14;No.120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0K]
  • 征稿启事

    <正>《黑河学院学报》创刊于2010年,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黑龙江省教育厅主管、黑河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月刊),大16开本,每月25日出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4-9499,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23-1565/Z,公开发行。

    2023年06期 v.14;No.120 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6K]
  • 下载本期数据